“一带一路”及长江经济带示意图
从一个产值仅2.3亿元的建材产业园到后来居上令人瞩目的产值超过500亿元,聚集人口10万人的工业新城,重庆市江津区珞璜工业园11年的成长可谓是工业化城镇化建设的一个缩影。如今依托于水运、公路、铁路联运的优势,珞璜工业园将“渝新欧”、泛亚铁路与长江经济带实现了无缝连接。
申报综合保税区建设大口岸
产业集聚形成大基地
物流成本将大大降低
在珞璜工业园重庆联邦中北电缆股份有限公司项目的建设现场,工人们挥汗如雨,进进出出的重卡构成了一幅忙碌的景象。
这是珞璜工业园引进的新材料项目。一期占地35亩,计划总投资12亿元,建设年产12万公里合金铝及特种电力电缆、30万台套智能化节能型供配电终端电力装备、3万吨元器件系列产品等生产线,建成后预计产值24亿元。
据悉,珞璜工业园不断积累,已经形成了装备制造、新型材料、现代物流三大主导产业。
重庆机电集团、重庆建工、联邦中北、万虎机电、威马动力等多家企业落户园区,形成了装备制造业的集群。
而由法国拉法基、韩国SK、德国杜拉维特、中国建材集团、香港玖龙纸业、浙江伟星新材等企业在园区聚集,构成了珞璜工业园新型材料业产业集群。
普洛斯(中国)、宝湾物流、中国物流集团、中国工艺集团、长安民生等知名企业入驻珞璜,让珞璜物流业逐渐凸显集群化发展的格局。
依托“水公铁”优势,珞璜三大主导产业正在形成三大产业集群。还正同步配套大型仓储物流园项目,重点发展机电、建材、钢铁、煤炭等大宗物资的中转、储存、到发物流服务项目。
据珞璜工业园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园区已入驻企业476家,协议引资1600亿元,已投产企业315家。
2015年,珞璜工业园实现工业总产值510.8亿元。今年一季度,珞璜工业园实现工业总产值115.5亿元,同比增长20.3%。
对于企业而言,铁路、公路、水运三种交通方式在珞璜工业园高度融合,实现联运共赢、降低物流成本,为珞璜工业园产业集聚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建设产城融合新城
轨道3号线有望延长至珞璜
记者近日从珞璜工业园获悉,重庆轨道3号线延伸段已经进入编制可行性报告阶段。根据重庆市轨道交通设计院提交的报告规划显示,轨道3号线延伸至珞璜项目拟起于轻轨3号线换乘站鱼洞站,止于渝黔新线珞璜南站,全长13.9千米,拟设车站3座。
轨道延伸线建成后,将有效解决重庆主城南部广大市民的出行。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珞璜南站还是渝黔铁路新线、重庆东环客运线、渝长铁路的汇聚站,因此珞璜南站将成为重庆名副其实的重庆南站。珞璜将进一步加快融入主城的步伐!
交通的贯通将对珞璜工业园的产业发展带来诸多利好。
值得一提的是,珞璜工业园教育、医疗配套也日臻完善。园区内已有市级示范幼儿园1所,市级重点小学1所,市级重点中学1所,国家级重点职业中学1所,均已招生开学。距离第三军医大学江津校区也不过十余公里,而江津区第三人民医院年内也将建成投用。
记者从珞璜工业园获得的最新信息显示,华能集团重庆分公司将在珞璜工业园投资建设热蒸汽综合利用项目,其蒸汽管网设计总长约17千米,最大供气能力可达每小时150吨,可全面兼顾工业园内企业和附近部分居民供热需求。
珞璜工业园正与华能集团积极洽谈,建设辐射全园企业的直供电项目。项目建成后,企业用电价格有望降低,为园区企业节约了生产成本。
在江津区“一中心三组团”发展新格局中,珞璜工业园融城速度越来越快,一座工业新城即将“破茧成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