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广西全面支持西江经济带建设,为贵港市港口物流业发展带来了新机遇。但同时,贵港市港口物流业仍存在诸多问题和制约因素,如物流企业专业化水平不高、港口管理手段有待提高、物流技术信息化滞后、物流人才缺乏等。对此,贵港市必须充分利用西江经济带建设新机遇,加快推动港口物流业提质升级发展,将贵港市打造成为西江流域核心港口城市。
一、促进港口物流与临港工业共赢发展
在未来较长时期内,要依托贵港市产业发展优势,继续加大临港产业发展力度,在重点强化龙头企业和重点项目的带动作用的同时,积极发展低碳、环保、科技、智能等新兴产业,不断增强临港工业发展后劲,促进临港工业与港口物流相互相成。此外,充分发挥西江综合保税区政策优势和港口的区位优势,在业务上实现保税区与港口的联动,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形成“前港后区”格局,同时简化通关手续。
二、规范行业发展提高物流企业专业化水平
加快制定了一系列港口物流或与港口物流有关的标准,逐步实现港口物流标准化。同时,对规模较小、不规范、经营不佳的的水运企业进行整合,推动企业兼并重组,形成大型骨干企业,并通过引进先进管理经验或技术,增强港口物流业的核心竞争力。此外,积极引进或培育与港口物流相关的大型第三方、第四方物流公司,拓展业务范围,开展物流增值服务,广泛开展加工、配送、货代等业务,促进物流企业专业化水平提高。
三、大力提高物流技术信息化水平
高度重视港口自动化、信息化建设,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学习新加坡、香港等做法经验,以“互联网+”为依托,完善物流网络建设,重点推动码头、物流公司、船代、货代等物流链相关企业信息平台的建设,实现港口物流作业各环节较好地衔接。同时,引进先进技术,实现港口物流的自动化、可视化、可控化、智能化和网络化,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管理效率。
四、推进以港口为枢纽的多式联运发展
结合自身区位交通优势,加强多式交通规划的统筹协调,加快建立衔接充分、组织高效的多式联运体系,如争取港口码头与工业园区铁路专线、高速公路、铁路货运站场的联通,打通港口端“最后一公里”的设施衔接。同时,做好多式联运集成服务商群体培育、多式联运物流信息平台建设等,降低物流成本。
五、加强政府引导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实行政策倾斜,对港口物流业重点项目的行政审批开辟“绿色通道”,完善港口运输、保险、咨询、法律、信息等服务功能。争取在港口物流行业开展PPP试点,吸引更多社会资本进入,破解资金难问题。与广西区内外高校相结合,引进和培养港口发展需要的物流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