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国副秘书长9月22日在四川物流国际商会《关于设立“四川省物流产业融资担保股份有限公司”及“四川省物流产业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的请示》上批示:四川省物流国际商会充分发挥行业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认真贯彻省政府的有关工作部署,应予肯定和表扬。请省物流办、金融办、省工商局给予大力支持。
召开2011年(四川)物流金融对接会
9月28日,我办与金融办共同主办“2011年(四川)物流金融对接会”。会议吸引了10家省级银行业金融机构和100多家有信贷需求的物流企业参加。对接会上,人行成都分行介绍了货币政策执行情况及2012年货币政策展望,四川银监局作“鼓励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支持物流金融合作”的主题发言,参会的省级银行业金融机构分别推介了各自的物流金融产品。本次对接会采取场内面对面、场外点对点的银企互动形式召开,取得了显著成效,98%的参会物流企业与银行业金融机构达成了信贷合作意向。
“新加坡-四川贸易与投资委员会第十三次年会”在蓉召开
9月15日“新加坡-四川贸易与投资委员会第十三次年会”在成都举行,新加坡总理公署部长林瑞生,新川贸投委新方主席、新加坡国防部兼教育部政务部长黄循财,新川贸投委川方主席、副省长黄小祥出席年会并讲话。在9月14日举行的“新-川企业座谈会”上,我办从西部物流中心建设规划、通道建设、物流园区及体系建设等方面介绍了四川省物流产业发展情况,大力提升了新方企业在川投资的信心,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蓉新欧铁路货运五定班列(国内段)实际开行
9月15日蓉新欧铁路货运五定班列(国内段)(成都—阿拉山口)实际开行,编组集装箱23辆。为方便企业出口报关,成都海关在铁路口岸实行现场办公,出口货物可直接在货运始发点办好出境手续,实现本地装车、本地报关,简化了操作流程,缩短了报关时间。该五定班列开行后,成都到阿拉山口的运输时间大约为80小时,比传统的铁路运输方式缩短20小时以上。10月份,该班次货运列车将正式运行,初定每周一列。蓉新欧铁路货运五定班列(国内段)的开通将满足重大产业西进项目的物流需求,对建设中西部铁路物流枢纽具有重大的意义。
拟建四川省物流企业分类及分级地方标准
为加快推动物流技术创新,完善物流统计体系,提高物流现代化水平,构建产业发展的综合协调机制,我办将会同省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厅、商务厅、省邮政管理局等单位共同制订运输型物流企业、综合型物流企业、仓储型物流企业和快递物流企业四类企业的《四川省物流企业分类及分级》地方标准。目前,该项工作已进入立项申报阶段。
开展货代市场调研工作
为全面掌握我省货代市场发展情况,深入了解货代企业的政策需求,9月27日至9月28日我办与省工商局、四川电信公司、四川物流产业股份有限公司组成调研组对火车北站片区及双流航空港片区开展代收款业务的货代企业进行了调研。调研主要围绕代收款业务、信息化建设、政策需求三个方面进行,采取现场考察、问卷调查和召开座谈会三种形式。本次调研完成后将根据掌握的情况完善代收款管理办法,加快推进全省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
开展乐山、宜宾、泸州市现代物流业调研工作
9月14日至9月16日,我办和省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厅、西南交通大学、西南财经大学组成联合调研组赴乐山、宜宾、泸州市调研现代物流业发展情况。调研主要了解掌握了三市物流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物流业发展规划及落实情况,听取了三市对促进物流业发展的政策需求与意见建议。根据调研情况,我办将组织研究三市港口错位发展及区域港口经济发展等问题。
四川物流国际商会牵头组建“四川省物流产业融资担保股份有限公司”及“四川省物流产业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
为贯彻落实省政府领导关于推进物流企业融资工作的批示精神,努力化解物流企业的融资难题,四川物流国际商会充分发挥行业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立足产业实际,组织一批实力强劲的会员企业筹备“四川省物流产业融资担保股份有限公司”及“四川省物流产业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四川省物流产业融资担保股份有限公司”将经营国家和地方法律、法规许可从事的行业准金融业务,服务于物流企业和政府倡导的物流项目,支持物流产业及物流相关产业发展。
成都双流机场客运量居全国第五
成都双流机场1~8月旅客吞吐量达1917.04万人次,比深圳机场同期多45.24万人次,排名由全国第6位升至第5位,实现历史性突破。与此同时,今年前8个月,双流机场货邮吞吐量累计达29.85万吨,超过上海虹桥机场,由全国第6位升至第5位。由于上海拥有浦东、虹桥2座机场,因此根据全国城市航空运输量的排名,成都由第5位上升到第4位,成为中国“航空第四城”。
成都海关出台支持西部航空枢纽建设七条措施
为提速建设国家级航空枢纽,促进航空经济发展和和谐口岸建设,成都双流机场海关严密监管,创新服务,从对外通道建设、口岸功能建设、通关平台建设的“三项建设”入手,采取规范备案制度,支持增开国际客、货运航线;创新工作模式;加快发展空港保税业务,完善航空配套服务功能;整合作业流程,简化通关手续;实现集约化监管模式等七项措施助推成都双流机场打造中西部枢纽机场。
全国交通电子口岸公共信息服务平台10月运行
为进一步提升行业信息化服务水平,降低物流成本,交通运输部决定在今年10月20日前建立并正式运行全国交通电子口岸信息平台,其建设目标是通过交通电子口岸分中心、港航EDI中心的网络互联和数据共享,建立全国交通电子口岸公共信息服务平台,为运输和物流企业以及相关利益人提供准确、高效的信息服务,促进国际运输和物流便利化。
交通运输部发布运河通航标准
为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长江等内河水运发展的意见》
(国发〔2011〕2号),推动内河水运发展的技术保障措施,日前,交通运输部发布《运河通航标准》并将于2012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运河通航标准》填补了《内河通航标准》部分缺失的管理规范,制定了运河自身的通航标准,为运河的管理、规划、设计及保障运河通航畅通和船舶航行安全等提供了技术支撑。
财政部、交通运输部发布《港口建设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
财政部、交通运输部近日联合发布《港口建设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该办法自2011年10月1日起施行,到2020年12月31日止。《办法》对港口建设费的征收、使用及监督检查与法律责任做了详细规定,明确了港口建设费的义务缴纳人是货物托运人或收货人;港口所在地海事管理机构具体负责本港口辖区内港口建设费的征管工作;港口建设费80%上缴中央国库,20%部分缴入所在城市对应级次国库,地方分成的港口建设费主要用于辖区内港口公共基础设施以及航运支持保障系统的建设和维护。
我国放宽外商独资船务公司市场准入条件和经营范围
9月9日交通运输部印发《关于加强外商独资船务公司审批管理工作的通知》(交水发〔2011〕440号)(以下简称《通知》),明确了外商独资船务公司申请设立的程序、审批机构和业务管理部门,适当放宽独资船务公司市场准入条件和经营范围。按照该《通知》规定,交通运输部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商务主管部门负责外国航运公司在我国境内设立独资船务公司的审批工作,交通运输部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负责独资船务公司的业务管理工作。适当放宽规定的目的是为了规范外国船公司在中国境内的投资经营行为,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进一步促进我国国际航运业发展。
道路运输业“十二五”发展规划近期发布
交通运输部有关负责人表示,新修订的《道路运输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已经审议并通过,正式版将于近期发布。此前,交通运输部发布的《道路运输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提出,到2015年,全国道路运输客运量、旅客周转量、货运量、货物周转量分别达到375亿人、20800亿人公里、300亿吨、58400亿吨公里;交通运输部将积极探索并充分利用各种投融资渠道,切实加大对道路运输业的资金投入。
商务部“十二五”期间将设立电子商务发展专项资金
9月21日发布的《商务部“十二五”电子商务发展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提出,“十二五”期间,中央及各级财政将加大对发展电子商务的支持力度,设立电子商务发展专项资金。电子商务发展专项资金将向电子商务科研创新、模式创新、产学研成果转化、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应用、中小电子商务企业融资、农村商务信息服务、电子商务公共服务提供资金支持。征求意见稿明确将引导鼓励中小企业应用第三方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开拓国内外市场,鼓励第三方电子商务服务平台与有条件的省(区、市)建立区域性电子商务平台。
交通运输部发布上半年交通运输行业经济运行情况
日前,交通运输部发布上半年交通运输行业经济运行情况。总体上看经济运行态势较好,公路水路客货运输量继续较快增长,港口生产态势总体较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趋缓,安全形势总体较为稳定,交通运输结构进一步调整,行业运行的稳定性、协调性增强,运输服务较好地适应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有力地支撑了国民经济的平稳健康发展。
“2011年全国物流统计工作会议”在银川召开
9月15日至9月16日由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运行调节局、国家统计局贸易外经司、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联合主办的“全国物流统计工作会议”在银川召开,全国25个省区市物流工作牵头部门,有关省区市行业协会以及有关企业代表80余人参加会议。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运行调节局作了题为《把握大局,开拓创新,全面提升物流统计工作水平》的工作报告。报告总结了“十一五”时期我国物流统计工作取得的显著成效,分析了“十二五”时期以及当前物流统计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提出了“十二五”时期物流统计工作的目标和今明两年的任务。
“2011中国物流与采购信息化推进大会暨物流企业CIO峰会”在郑州举行
8月30至8月31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化推进司、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联合主办的“2011中国物流与采购信息化推进大会暨物流企业CIO峰会”在郑州举办,物流业、制造业、商贸业等企业代表以及行业协会、院校、研究机构近千人参加会议。本次会议以“推动信息技术、产业应用、物流服务的协调发展”为主题,与会代表就物流信息化的有关政策、技术、典型案例和成功经验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交流。
重庆“十二五”投资200亿元发展现代化内河水运体系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重庆水运发展的意见》显示 “十二五”期间重庆将投资200亿元,建设一干两支、干支联动的叶脉状航道网络;建设8个规模化、专业化的枢纽型港口物流园区;全市港口货物吞吐能力达到2亿吨,集装箱吞吐能力达到700万标箱;建设技术先进、绿色环保的现代化船队体系,船舶总运力达到750万载重吨。为努力实现吸引周边地区50%以上的货物经重庆港中转的目标,重庆市政府决定:对物流企业吸揽的外地货物,经西永综合保税区、两路寸滩保税港区进出口,并纳入重庆市贸易统计的,对物流企业予以资助。2020年以前,在重庆市设立的符合条件的航运企业所得税一律按15%的税率征收。
UPS在渝筹建快递中心
8月25日UPS宣布在重庆内陆筹建中国第33个快递服务中心。目前正在规划分拨中心的车辆配备,年底投入运营,将先期开展国际快递业务。此外,UPS还有望在渝开通货运航班、建立结算中心等。
南航开通重庆经上海至阿姆斯特丹往返货运航线
9月15日中国南方航空公司(以下简称“南航”)正式宣布开通重庆—上海—阿姆斯特丹—重庆货运航线。该航线由波音777-200F货机执飞,初期每周共执行2次航班,分别于每周四、六凌晨从重庆起飞,经停上海浦东后直飞荷兰阿姆斯特丹。南航将为转运货物提供国际上通用的整板转运服务,可与南航上海始发至美国芝加哥、洛杉矶等地的货运航班实现无缝对接。
重庆与中国邮政合作打造国际电子商务产业基地
目前,重庆市政府与中国邮政集团公司签署了合力打造国际电子商务产业基地的合作协议。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将把其在线交易相关业务转移至重庆并在重庆注册成立结算服务公司和具有保税功能的集货物流中心,探索开展电子商务在线交易、集货物流、第三方支付、国际电子商务培训和地区业务拓展等多项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