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滇黔交界处的高速公路“抗冰保畅战”
交通执法人员现场督导抗冰除雪工作。
交通执法人员雪天疏导交通。
交通执法人员现场抛洒融雪剂。
1月10日晚,川滇黔交界处飘起一阵小雪,王燕和同事们立刻行动起来。作为四川省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总队第一支队(以下简称省交通执法总队第一支队)二十一大队负责人,王燕深知,辖区内高速公路路段又将迎来一次冰雪天气的挑战。
省交通执法总队第一支队辖区有纳黔高速、叙威高速、叙古高速、古金高速、宜彝高速5条出川高速公路,冰雪路段累计里程为111公里。
今年,针对复杂路况与恶劣天气叠加、重大节假日与通行管控叠加、物流快速增加与通行压力叠加的特殊情况,省交通执法总队第一支队围绕“路、车、人、天气”四要素,以更高标准、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打响了一场高速公路“抗冰保畅战”。
快部署 压实责任到最小工作单元
每年12月至次年2月,省交通执法总队第一支队辖区内的纳黔、叙威、叙古、古金、宜彝等高速公路路段常常遭遇冰雪天气侵扰。更为严峻的是,这些路段在遭遇冰雪天气时,还常常伴随大雾天气。
“根据以往的经验,今冬冰雪天气可能来得更早、雪量更大、持续更久。”省交通执法总队第一支队相关负责人说,冰雪雨雾等恶劣天气将对公路运输和公路保通保畅工作带来考验。
进入冬季以来,省交通执法总队第一支队将辖区内海拔最高、里程最长的纳黔高速,以及管制时间最长、管制范围最大的叙威高速两处路段,列入恶劣天气高影响路段优化提升试点项目并完成相关建设。
与此同时,省交通执法总队第一支队还组织辖内各大队重新梳理摸排大雾(含团雾、浓雾)路段,共摸排出73处累计里程257公里,均已采取设置相应警示标志、爆闪灯或雾灯、发布信息提示等措施。
一条高速公路的保安保畅,涉及多个单位、部门。“抗冰保畅”需要合力推进。
该支队辖区内冰雪路段地处川滇、川黔交界区域,结合去冬抗冰除雪情况,省交通执法总队第一支队提前研判,并与相邻省份有关部门协商,优化省界毗邻路段管控。
省内,“一路四方”齐抓共管。例如,2024年10月,省交通执法总队第一支队二十大队会同四川南方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公安厅高速执法部门、叙永县交通运输局、叙永县应急管理局召开“一路四方”联席会,讨论分析辖区路段面临的新情况、新形势,安排部署抗冰除雪安全保畅工作。
强化安全保障要关注细节。不久前,省交通执法总队第一支队对照《2024年全省运营高速公路冬季恶劣天气安全保障工作方案》要求,梳理出一份“辖区高速公路冬季恶劣天气安全保障工作清单”,该工作清单涉及4个方面、17项措施,共36条具体要求,进一步将“抗冰保畅”的工作责任压实到最小工作单元。
比如,工作清单就“优化应急预案方案”方面,要求冰雪路段要完善“一路一策”应急方案,形成快速反应机制,重点细化明确各方职责、应急力量配备、监测预警措施、信息发布渠道、交通管控措施、除冰除雪分级响应标准、救助服务举措等工作内容。
第一支队各大队正对照工作清单时间节点按要求推进,发挥好“一路三方”“一路四方”“五岗合一”“跨省应急联动”等相关机制作用,以“严、实、细”的工作作风,进一步细化工作举措,全力做好辖区运营高速公路冬季恶劣天气安全保障工作。
自上而下的专项督查,是压实工作责任的“助推器”。1月8日,省交通执法总队第一支队党委书记、支队长张敏率队,到纳黔高速开展2025年高速公路春运(春节)安全及服务保障工作专项督查,重点查看春运及春节重大风险隐患排查整治行动、高速公路冬季恶劣天气安全保障等开展情况,推动高速公路保安保畅落到实处。
强举措 “一路一策”保障安全通行
1月10日晚,在雨雪纷飞中,王燕和同事们巡查着辖区内的叙威高速、叙古高速、古金高速等路段,特别关注此前设置的10个温度监测点。
抵达叙威高速营山互通区域时,执法人员发现,辖区内气象监测站点的监测温度已降至为0°C。他们迅速将这一情况传回监控中心,启动“一路三方”预撒盐作业。
这座气象监测站点是不久前建成验收的。气象站通过监测温湿度、雨量、风速、能见度等10种要素,能区分干燥、潮、湿(积水)、结霜、积雪、结冰等8种路面状况,及时采集交通气象信息,帮助执法人员预判恶劣天气并及时预警,这让省交通执法总队第一支队二十一大队日常巡查工作变得更加高效。
另一件曾经让王燕和同事们担忧的事情,今年也有了新的解决方案。
春节将至,又将迎来车流高峰,如果温度持续降低,辖区路段可能出现路面凝冻无法通行,导致大量车辆分流下站的情况。对这些分流下站、滞留当地的司乘人员,如何做好服务保障?
对此,省交通执法总队第一支队依托“一路四方”机制,积极协调属地政府,为下站分流的司乘人员提供应急停车、住宿、餐饮、医疗等救助服务。以叙古高速、古金高速途经的泸州市古蔺县为例,在当地的金兰街道、太平镇、龙山镇、观文镇等乡镇(街道),不同的救助服务项目都有负责人。司乘人员如有需要,可以直接拨打相关负责人的联系电话。
在川黔交界处,省交通执法总队第一支队二十大队辖区路段安全隐患排查工作正在进行。
“纳黔高速周边山区多,桥隧比高、长大纵坡多,冰冻雨雪等恶劣天气易发多发。”对此,省交通执法总队第一支队二十大队大队长徐聆始终保持高度警觉。
2024年古金高速通车试运营后,纳黔高速灯盏坪互通至省界段的车辆流量同比下降近50%。车流下降,缺少大货车压路,该路段的抗冰除雪效果或将大打折扣。
面对新变化,徐聆和同事们对各项工作盯得更紧。2024年12月以来,省交通执法总队第一支队二十大队已开展预撒盐作业20余次,并联合“一路三方”开展了7次隐患排查整治,排查范围涵盖隧道、桥梁、高边坡、服务区、交安设施,共排查出46处问题,至今已督促完成全部整改。
省际合作也在实质推进。近日,省交通执法总队第一支队、公安厅高速公路公安局三分局,以及云南省昭通市、曲靖市,贵州省毕节市等地相关部门合作,推出《2025年泛乌蒙三省四市恶劣天气及突发事件应急联勤联动工作方案》,明确当高速公路路段受凝冻影响严重时,相邻路段经营单位应协助打通对方与本辖区路段连通区域,使整条高速公路得到全线贯通,滞留乘客得到快速疏散。
省交通执法总队第一支队有关负责人介绍,接下来,支队各单位还将根据温度湿度监测情况和变化趋势,完善“一路一策”应急方案,因地制宜,采取“温度监测+预撒盐+除雪作业+交通管制+编队通行”等多种应急处置措施,全力保障辖区安全通行。